黄国富:浅谈《生物入侵者》一文的延伸性教学
浅谈《生物入侵者》一文的延伸性教学
◎ 广西田东县印茶初级中学 黄国富
初中语文课本八年级上册第十九课《生物入侵者》(人教版),这是一篇略读课文,作者梅涛。本文编排在课本的第四单元,课序为19,位列于《大自然的语言》(传统名篇、精品教材)等之后。第四单元共5篇文章,都是科普说明文。前两篇是精读课文;后三篇为略读课文,本文在其中。编排者确定的本单元教学目的是:培养注重观察、讲究实证的科学态度,求真创新的科学精神;学习说明的顺序和方法。本课的学习目标是:了解生态环境知识,培养关注身边生活的科学意识,把握说明思路,了解说明的主要内容,增强生物入侵的防范意识,深刻认识生态平衡的重要性。
本文是一篇科普说明文。文章介绍的是关于生物通过非自然途径迁移可能对人类造成危害的知识,是一篇事理说明文。文章第1段开宗明义,对“生物入侵者”作了界定:“专家们把这种原本生活在异国他乡、通过非自然途径迁移到新的生态环境中的生物‘移民’称为‘生物入侵者’”。紧接着就对此作诠释说明“——它们不仅会破坏某个地区原有的生态系统,而且还可能给人类社会造成难以估量的经济损失”。这句话为全文的说明内容定格了范围。因此,第2、3、4段具体写什么是生物入侵者及其危害。第5段分析造成生物入侵者增多的原因和途径。第6、7段写生物学和生态学对“生物入侵者”不同态度。第8段写目前世界各国对“生物入侵者”都在采取相应的措施。
我们看看文章具体都写了些什么生物。文章第一段照录于后:当你在路边草地或自家庭院里发现一两只从未见过的甲虫时。你肯定不会感到惊讶。但在生物学家和生态学家们看来,这或许不是件寻常小事。专家们把这种原本生活在异国他乡、通过非自然途径迁移到新的生态环境中的“移民”称为“生物入侵者” 。——它们不仅会破坏某个地区原有的生态系统,而且还可能给人类社会造成难以估量的经济损失。
思考问题一:文中列举了斑贝、天牛、红蚂蚁、棕树蛇、果蝇、蜥蜴、山猫这些“生物入侵者” 通过非自然途径迁移对人类造成的危害。它们不仅破坏这些地区原有的生态系统,而且还给人类社会造成了难以估量的经济损失。我们不难发现,全文所列举的“生物入侵者”全是动物,却没有一例是植物的,在教学中引导学生深入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即只写了生物中的动物“移民”的危害。这样就让人产生了疑问:生物“移民”只有危害吗?生物中,只有动物“移民”有危害吗?假如让我们进行修改,就可以对原文进行这样补充。如文章第一段中的关键性的定性句子:“专家们把这种原本生活在异国他乡、通过非自然途径迁移到新的生态环境中的‘移民’称为‘生物入侵者’”,可改正为:“专家们把这种原本生活在异国他乡、通过非自然途径迁移到新的生态环境的‘移民’中,具有破坏性的、产生了危害的生物,称为‘生物入侵者’”。
思考问题二:“移民”的生物,不全部是“生物入侵者”,而且很大部分不仅不是“生物入侵者”,而是“尊贵的客人” ,甚至是“仙女下凡”,深受人们的喜爱和欢迎。比如人们非常喜爱的“西瓜”、“番茄”,又如重要粮食“玉米”等,都是通过非自然途径迁移到新的生态环境中的“移民”,它们都是从国外引种到中国的生物“移民”。它们对丰富中国人的蔬菜水果品种,提供人们赖以生存的粮食,都有重大贡献。这些“外来户”,早已在中国广袤的土地上扎根生长,并长期持久地繁衍下来。这些“移民”的生物,哪里是“生物入侵者”呢?根据有关资料显示,迄今为止,中国目前已成为世界上遭受外来物种入侵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入侵生物高达529种,其中大面积发生、危害严重的有100多种。在这些入侵生物中,入侵植物占了很大比重,危害也十分巨大。这些有害外来物种,已经入侵了我国大多数生态系统,成为我国可持续发展的心腹之患。
思考问题三:就从危害方面来讲,植物“入侵者”的危害也是非常大的,也是值得引起人们的重视和防范的。在教学中我们可以引导学生通过网络等查找有关外来入侵动植物成为直接危害农林业经济发展的重大有害生物。以当地水塘中普遍存在的水葫芦为例,引导学生自己查到水葫芦带来的农业灌溉、粮食运输、水产养殖、旅游等方面的经济损害信息:广东、云南、江苏、浙江、福建、上海等省市每年都要人工打捞水葫芦,仅浙江温州市和福建莆田市1999年用于人工打捞水葫芦的费用分别为1000和500万元,全国总的费用有多少,目前没有准确统计,至少超过1亿元。大量的水葫芦植株死亡后与泥沙混合沉积水底,抬高河床,使很多河道、池塘、湖泊逐渐出现了沼泽化,有的因此而被废弃使用,由此对周围气候和自然景观产生不利变化,并加剧了旱灾、水灾的危害程度;而且水葫芦植株大量吸附重金属等有毒物质,死亡后沉入水地,构成对水质的二次污染,又加剧了污染程度,尽管这些损失难以准确计算,但却不容忽视。再如在云南昆明市,20世纪70-80年代建成了大观河的理想的水上旅游线路,游人可以从昆明市内开始乘船游滇池和西山。但自20世纪90年代初,大观河和滇池中的水葫芦“疯长”成灾,覆盖了整个大观河以及部分滇池水面,致使这条旅游线路被迫取消,原来在大观河两侧的配套的旅游设施只好报废或改作他用。
我们在与学生的教学互动过程中就应该更多的注重引导学生进行深入的思考与质疑,通过网络或查阅资料寻找相关事例批驳论证,敢于向课文中延伸或未指明的内容学到新的知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