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秋英:浅谈多媒体在农村数学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浅谈多媒体在农村数学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 广西贺州市八步区莲塘三中 温秋英
农村学校的教学模式相对于城市来说,是落后很多的,大部分农村学校还是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教案+黑板+粉笔。由于社会的快速发展,人才的培养模式也发生了改变,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型。为了培养社会的合格人才,全国的教育专家们都在谈如何进行课程改革。但由于条件的限制,大部分农村学校还是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穿新鞋走老路,学生成绩的优秀率、及格率和平均分,都与城市里的初中相差甚远。
最近几年,国家教育厅对农村教育十分重视,先是对部分骨干老师进行一对一的培训和全员远程教育培训,在如何提高农村教学质量上进行深入探讨,在2010年,国家对农村薄弱学校进行免费配送电教仪器,还对教师进行电教仪器使用的培训,这对数学课堂教学来说是相当重要的,多媒体在数学课堂的运用,可以弥补我们传统教学的很多缺陷,降低了教学难度,使得数学课堂更具趣味性与可见性。作为农村中学的一线老师,我谈谈其中的感受:
一、利用多媒体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数学课堂的特点之一是内容抽象,考虑如何使课堂“活”起来是每个数学老师常常思索的问题。而运用多媒体这种新颖的教学手段,可以为学生提供丰富而多彩的图像、图形,展现出一个异彩纷呈的数学世界。改变学生心目中对于数学的定位:抽象、枯燥、无人情味,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教学七年级上册几何图形时,我利用多媒体展示世界各国的有名的建筑,让学生们在欣赏漂亮的建筑的同时思考,这些建筑是由哪些图形构成的,又有哪些立体图形呢?通过边展示图片,边进行语言上的引导,让学生快速的动起脑子,回忆起小学学过的图形。这样的教学引入,既使学生增长了课外知识又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利用多媒体,拓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新课改中的教材,它不再是给学生定理、推论去套用,而是尽量让学生自己动手,师生一起探讨问题,最后得出结论。传统的数学课堂教学,很容易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而利用多媒体能够多层次、多角度、多渠道地激发学生的观察力和学生的思维能力,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兴趣与求知欲,印象深刻,记忆犹新。例如:在学习勾股定理时,我利用多媒体进行展示折图推理,用动态的画面,鲜明的色彩,直观的图形,并配上声音,把枯燥的数学问题变得生动具体,使整节课学生的注意力集中,思维活跃,从而很快地掌握了解题的方法。在学习三视图时,多媒体的插入,使得整个教学内容变得简单而富有趣味性,传统教学很难达到的效果,现在学生学得轻松愉快。
三、利用多媒体,化难为易,培养能力
一个抽象的数学概念,一个复杂的数学问题中,要注意“数与形”的关系,通过多媒体的运动功能,如旋转、平移、缩放、动画等可以变抽象为具体,变复杂为简单,从而达到拓展教学宽度,降低了抽象思维坡度,突破了教学的效果。例如,我在教学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时,我利用PPT展示了这样一个问题情境:李阿姨喜欢逛超市,恰好碰上超市搞促销活动,她抓住机会,第一天买了贺州土特产信都红瓜子1公斤和贺州沙田柚3公斤,共花了30元。回家后觉得很合算,第二天她又去买了信都红瓜子2公斤和贺州沙田柚1公斤,共花了45元。聪明的你,能帮李阿姨算算信都红瓜子和沙田柚的单价是多少吗?我让学生们进行分组讨论,很快就设出未知数,列出两个一元一次方程,x+3y=30,…①; 2x+y=45,…② ,当学生一眼茫然时,我利用多媒体的拖动,使它们联立起来,就组合成{ ,由此引出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概念,通过动态的闪烁并配上声音x (我是红瓜子) , y(我是沙田柚),把x+3y=30,…①变形为x=30-3y,因为x是红瓜子,学生们很快就知道把x=30-3y代人2x+y=45,…②中变形为2(30-3y)=45,从而利用一元一次方程的知识进行解决了李阿姨的问题。这样的教学效果,是多媒体的功能起到了锦上添花的作用。
四、利用多媒体教学,要恰到好处
多媒体引入我们的农村的数学课堂,大大弥补了传统教学的不足,但它毕竟是一种辅助工具,不能完全替代教师的主导作用。在数学教学中,运用多媒体要“凭风巧借力,送我上青云”,初中数学的课程改革只有巧借现代多媒体的优异性能,把多媒体恰到好处地与传统教学相结合,相信我们的农村数学课堂教学将达到很好的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