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勇军:小学低年级语文课堂教学如何激趣
小学低年级语文课堂教学如何激趣
◎ 贵州省沿河县黑獭乡九年一贯制学校 田勇军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小学语文教学应立足于促进学生的发展,为他们的终身学习、生活和工作奠定基础。小学是整个学龄教育的基础阶段,扎实有效的小学低年级教学又成为小学生学龄期发展的良好开端。作为低年级教师,应该了解儿童,研究儿童,以他们的心理发展为起点,激发儿童的学习兴趣,积极促进儿童心理向更高水平转变。兴趣是求知的内在动力,激发起兴趣,学习就会积极主动,学得轻松而有成效。实施语文教学,诱发学习兴趣,就是根据学生的心理特征,利用语文知识的魅力,激发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探求欲望。那么,怎样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下面谈谈笔者的一些看法:
一、精心设计导入语以激趣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在学习新课时,就应在导入这一环节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促使学生在愉快的心理状态中进入新课教学。在具体的施教过程中,方法很多,如“巧设悬念,课前设疑”是我经常应用的一种导入语艺术。在导语中巧设“悬念”,把学生的好奇心诱导出来,就很容易激发学生对新知识的强烈兴趣。在教《日月谭》一文时,我根据课文意境巧设“悬念”:“同学们,这节课老师要带他们去一个地方。”学生精神大振,跃跃欲试,我接着说:“带你去哪里呢?”说完板书课题《日月谭》。“哦!”学生恍然大悟,但随之产生疑虑,日月谭?在哪里呀?那里是怎样的景象呢?这时,我顺势引上一语:“同学们,宝鸟台湾,是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那里地杰人灵,风景如画。日月谭就在台湾省境内,要想领略日月谭的秀丽风光,就让我们随作者去日月谭旅游观光吧!”这样,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更激发起学生热爱祖国山水,盼望祖国早日统一的美好愿望,从而在愉快而热烈的情绪中投入了学习活动。
二、注重课堂教学的趣味性
低年级的学生,其直观思维占主导,他们对教师的言行、动作尤其喜欢模仿。因此,我们在教学过程设计时,既要考虑内容的有趣性,又要注重传授方式的新颖性。对一些教材可以进行创造性运用。所谓“趣”就是课堂要上得有趣味性,让学生愿意学,乐此不疲。教学中有许多时候可以让孩子通过运用表演加深对课文理解,比如:在教学《小雨点》一课时,当学生读到“小雨点,沙沙沙,落在花园里,花儿乐得张嘴巴”时,就让同桌二人表演读,一个有感情朗读,另一个双手张开在下巴下做出花开的动作。使学生通过动作表演理解“花儿张嘴巴”就是花开的意思。同样“鱼儿乐得摇尾巴,苗儿乐得向上拔”也让孩子做出鱼在水中欢快游动和苗儿挺拔生长的样子。在孩子感兴趣的表演中,深入理解了文章的内容,也培养了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
三、把创造的乐趣带给学生
学生主动发展的火把,需要教师点燃。主动的核心是创造,在教学中要善于挖掘语文教材中的创造因素,创设语言文字训练的创造情境,开展创造性的语言实践活动,提倡学生发表异见,独见,创见,品尝创造的乐趣。在教学了《狐狸和乌鸦》,大家都说:狐狸是个很狡猾的坏东西,专门欺骗其他小动物。有个学生却提出:狐狸是很聪明的,它能够想办法从乌鸦的嘴里得到肉,我们应该学习它遇事多动脑筋。这个学生,打破了定向思维的模式,从另一种角度去看待分析事物,这是一种超越,是真正意义的创新思维。对这样的学生我们要鼓励他们的创新。因为,自信是一个人走向成功的开始。作为老师,在日常教育教学中也应该利用学生这种心理,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在合适的场合予以鼓励、表扬,让他们尝试到成功的喜悦,进而向更高的目标奋进。尤其是对于那些学习成绩比较差的同学,他们的心理太需要老师的鼓励和安慰了。如果我们老师能够发现他们的优点,哪怕是很微小的一点成绩,老师的鼓励,说不定就会唤起他沉睡的心灵,继而获取更大的成功。
四、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教师在教学中注重发挥情感因素的作用,努力激活课堂,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笔者在教学《要下雨了》这课时,有意选择一个要下雨的日子学习。课上,我叫所有孩子走出教室仰望天空,对他们说“孩子们,请你们仔细观察天空,并把你们看到的记在心里,等会儿告诉大家,我要看看谁观察得最细心。”哪怕是在室外,没有胡闹的声音,个个仰起可爱的小脸。我心里也有几分快乐。走进教室很快就安静下来了。“孩子们,刚才你们都看到了什么呀?”小手如雨后般春笋。 一学生回答:“老师,我刚才看到燕子都差点儿挨着我的头了,我以前很少看到燕子飞这么低的。”“你有一大发现,真不错。”我表扬道。 “老师,我看到天黑沉沉的,是不是要下雨了啊?”我微笑着答道:“孩子,那是要下雨了。”……我赶紧抓住时机板书课题《要下雨了》。指导学生读课题,然后说:“孩子们,请你们读读课文,看看课文中写了哪些和我们刚才看到的情景一样?”此时,学生读书的热情高涨,都想在文中去找到自己看到的情景。看到学生认真读书的样子,让我感到特别愉快。
五、让课堂作业多点趣味
作业的设计要可写、可读、可看、可操作、可玩耍,让每项活动增加目的性,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让听、说、读、写与演、唱、画、做等多种形式相结合,让学生动手、动脑、动口,符合他们好奇、爱动、形象思维占优势的特点,把语文技能的培养与活动相贯穿,让学生对作业充满兴趣。因此,我设计作业尽量使作业灵活新颖,富有情趣,吸引学生。我在教学中结合课文教学目标,自己设计填空、选择、判断等多种习题,通过幻灯,当堂让学生动手完成。如,很多学生喜欢绘画,学习古诗《鹅》,我让学生根据诗文画一只“美丽的大白鹅”,把鹅在水中游的动作、神态用画展示出来;很多学生喜欢写模仿文,学了《四季》,我让学生也当诗人写一首《四季之歌》。这样的作业唤起了学生的学习欲望,更乐意学习语文。? 转贴于
总之,低年级的语文教学,属于起步阶段的教学。对于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是我们每一位语文教师必须注重的问题,只有学生的学习兴趣浓厚了,学生才会主动积极地学习语文,教师的教学才相对轻松,其教学效果才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