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2
  • 3
  • 4
  • 5
期刊浏览
中小学教育杂志封面

国际刊号:ISSN1001-2982

国内刊号:CN11-4299/G4

邮发代号:2-597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中国人民大学

联系我们

投稿邮箱:zxxjyzzbjd@163.com

网址:www.zxxjycn.com

联 系 人:文老师

热门推荐
  • 暂无内容...
  • 柏君华:浅谈在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渗透法制教育

    浅谈在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渗透法制教育
    ◎ 贵州省贵定县贵定中学 柏君华
    【摘要】
    当前的中国,法制教育已经渗透到各中小学各学科教育的方方面面,而信息技术课上的法制教育和它的重要性却往往被很多教育工作者所忽略。事实上伴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进步和普及,利用信息技术违法犯罪的各类案件层出不穷,而当代的青少年更是这一特殊群体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在传授给学生信息技术相关知识的同时,如何有效利用信息技术课堂渗透法制救教育,提高学生的法制观念,重任在身。为国家培养出德才兼备的信息技术人才,更是每一位信息技术教育工作者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
    【关键词】信息技术教育;渗透;法制教育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信息技术迅速的向人们的生活、工作、娱乐、交往等方方面面渗透,人们越来越重视对信息技术的利用,但人在享受它带来的快捷方便的同时,信息技术的普及所带来的一些负面作用。也不得不引起全社会的深思。在我国,青少年犯罪从总体上呈现出居高不下的局面。中国青少年犯罪研究会最新资料统计表明,我国青少年犯罪总数已经占到了全国刑事犯罪总数的70%以上,其中十五、六岁的少年犯罪案件占到青少年犯罪案件总数的70%以上,其中青少年犯罪80%与网络有关。网络暴力、色情游戏,网络色情泛滥,使部分青少年沉迷其中不能自拔而走向犯罪。青少年学生是当今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的未来和希望,他们正处在生理和心理的生长发育阶段,具有极强的可塑性。从培养学生法律意识,进行法律素质培养教育,不仅可以预防和减少学生违法犯罪,更重要的是促使他们养成依法办事,遵纪守法的良好习惯, 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将来成为德才兼备的社会有用之材。
    1: 目前各学校法制教育存在的问题:
    虽然法制教育已经渗透到各中小学各学科的方方面面,但目前学校的法制教育普遍还是显得单薄了点,各学校的法制教育方式显得单一乏味。为什么这个问题会广泛地存在于我们的学校之中?值得思考,也值得我们去深入探究。我认为造成这个问题的原因大概有以下几点:
    1.1 任课教师即施教者的法律知识和法治精神欠缺。
    这是我们可以一眼看到的问题,也是一个正本清源的问题。对于教师来说,要想将法制教育很好的渗透到信息教育教学当中,就需要自己有很好的法律素养,这样才能够在课堂教学中信手拈来,不事雕琢,与课堂浑然一体,否则,很容易生拉硬套,失去教育意义甚至适得其反。
    1.2 对法制教育的重视程度仍然不够。
    可能有人会认为我的说法有待商榷:又是讲座又是竞赛的,怎么重视不够了?我认为,这实际上正好表现了我们对法制教育的重视有待提高。即使是做得很好的学校,也不可能天天开讲座,周周搞竞赛,很多时候,就是一阵风,刮过去就没有了,至于成效如何,那只有看造化了。很尖锐,但这是实情。如果我们足够重视,那么就会将法制教育纳入学科教学之中,渗透到课堂教育之上,而不是一阵风似的运动。事实证明,凡是渗透教育做得好的学校,法制教育就比较成功,学生的法律意识和知识都比较强,达到了法制教育的初衷。
    事实上,我们也非常清楚学校的各种苦衷,老师们所承受的压力,正如俗话所说“上面千条线,底下一根针”,很多要求和任务都需要基层和处于教学第一线的老师们去完成。但我们作为教育者,肩上责任重大,所以,再多的要求,我们也是义不容辞。
    1.3 理论与现实的矛盾问题。
    这个问题很严峻,也很现实,作为教育者的我也曾经碰到许多类似问题。由于现实的“现实性”,使渗透性原则在有时候变得事倍功半,甚至毫无意义,确实值得我们正视之。
    2: 怎样在信息技术教育教学中参透法制教育
    那么怎么充分利用各种活动、各学科教育教学的机会渗透法制教育呢?以下以信息技术课堂为例谈谈一点自己的看法:
    2.1 从教材实际及学科特点出发,附着于平时知识的讲授或上机的训练之中
    比如:在讲授“计算机的基本组成”一课时,为了让学生了解目前我国的计算机软件产业的发展情况,通过一组数据的对比,知道我国和其它国家的差距,为了发展和繁荣计算机软件产业,要加强对软件着作权的保护,未经着作权人的同意,复制其软件的行为是侵权行为,侵权者要承担相应民事责任,鼓励学生自觉使用正版软件和反对盗版软件的法律意识。在文字录入课的教学中,可以采取让同学们录入实际的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实际案例。可以对着文稿进行输入,在输入的过程中,同学们从实际案例中受到精神的触动,懂得相关的法律知识。在排版课的教学中,在讲解艺术字,可采用某一部法规的名称,让学生对此部法律加深印象,紧接着讲解图片的插入过程中,可配与本部法规相应的图片内容,以加深同学们的印象。在计算机网络课上,向同学们讲解我国首部网络法规。1996年1月23日,国务院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网络国际联网管理暂行规定》,并于发布之日起施行。
    2.2 在计算机教学中,教师要善于结合教学内容,培养学生良好的法律意识
    比如:在《平面图像设计——photoshop》第一节课上,我举了个例子:电视剧《丑女无敌》中的林无敌,因为比较抱歉的长相,多次应聘工作不成,好友劝她用photoshop(简称PS)对应聘的照片进行处理并在网上应聘,思量再三,林无敌还是放弃了这样的做法,最终以自己的学识和工作能力,找到了满意的工作。让学生通过例子认识到PS的强大功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告诫他们要用我们学习到的知识和技能去诚实地融入社会,不能去做有悖于道德甚至违法的事。在讲授《平面图像设计》中“图层蒙版”一课时,根据教学内容向学生介绍了网络版的“武松打虎”事件:2007年10月12日,陕西林业厅公布了陕西省镇坪县猎人周正龙用数码相机和胶片相机拍摄的华南虎照片,在整个事件中,雷人的就是这张猎人PS过的有明显造假的照片,为了经济利益,居然有N多官员力挺,人品、官品、道德全抛在一边!通过这个事件,让学生懂得在以后的工作中要认真踏实的工作,面对诱惑,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为了民族的诚信和良知,不能“忽悠”别人,更不能“忽悠”自己。
    此外,在教学中,为了调节一下紧张的课程情绪,满足一下学生的小需要,让他们自由浏览一下网页或和网友聊聊天,在这一过程中,要求学生不要去浏览不健康的网站,对不熟悉、不认识的人不要袒露自己的真实情况,并随时对学生的上网情况进行观察。对于这群自以为已经长大的学生,特别是一些爱幻想、充满了好奇心的女孩子来说,稍不留神,也许就会陷入别人设好的圈套。因此,教师要正确引导,教育学生要有自我保护意识,提高自身免疫力,
    2.3 在计算机教学之外,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教学内容要与实际生活相结合
    在假期时,有些学生进行勤工俭学时,就要知道一些有关《劳动法》等相关法规,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劳动法》第十条“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已建立劳动关系,未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由于是身边发生的人和事,所以同学们觉得离法更近了一些,在讨论的过程中学到了《劳动法》的相关知识。有的同学通过不当方法进入别人电脑系统后设置密码,造成别人开机使不能使用,或是传播病毒造成别人文件的破坏,向别人电脑种植木马,破坏计算机系统的正常运行,在网站中窃取别人的帐号密码。这些虽是在网络世界的行为,但实际上已经构成违法犯罪行为。利用QQ进行聊天,对网友实行诈骗等都涉及到犯罪。通过以上事例劝告同学们网络是一种工具,工具的好坏取决于用途,用途的好坏取决于使用它的人。对于求知上进的人,网络是学习的利器,为你发掘无尽的知识宝藏;对于消极堕落的人,它是诱使人沉湎于游戏、虚无、情色的“精神鸦片”
    总之,在计算机教学中对学生渗透法制教育无处不在。作为教师,只能引导,而不能强迫。要在充分调动其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的前提下,从我们每一节计算机课中,每一次上机操作中,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道德规范。当然,在计算机教学的过程中渗透法制教育,并不仅仅靠教材、靠教学内容、靠规则、靠教师个人的力量,它需要通过学校、家庭、社会共同努力来完成。让我们携起手来,为培养出祖国最需要的、德才兼备的未来各行各业人材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陈伟:《网络游戏与青少年犯罪的互动归因及其化解》,《青少年犯罪问题》2010年第1期。
    [2]教育部:《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
    [3]张春燕:《暴力性电子游戏对青少年攻击行为的影响》,《社会心理学科学》2006年。
    [4]张映波:《法制教育与学科教学》 贵州人民出版社
    [5]朱慕菊:《走进新课程》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编写
    [6]李艺 董玉琦:(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信息技术基础》)教育科学出版社
    [7]魏国栋 吕达:《新课程学习方式的变革》
    [8]李艺 董玉琦:(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网络技术应用》)教育科学出版社

     

    点击次数:153  发布日期:2014/8/2 8:00:00  【打印此页】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