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2
  • 3
  • 4
  • 5
期刊浏览
中小学教育杂志封面

国际刊号:ISSN1001-2982

国内刊号:CN11-4299/G4

邮发代号:2-597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中国人民大学

联系我们

投稿邮箱:zxxjyzzbjd@163.com

网址:www.zxxjycn.com

联 系 人:文老师

热门推荐
  • 暂无内容...
  • 李显福:浅析中学体育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浅析中学体育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 贵州省石阡县本庄中学 李显福
    当前,中学体育教育存在投入少,场地、器械设施不能完全满足教学需要,教师队伍不稳定,出现流失现象学生厌学现象严重,上课热情不高等问题,各级政府和学校应积极转变体育教学的落后观念,树立以素质教育为指导思想, 加强教师队伍的建设,强化教师在职培训,加大对体育教育的投入,注重学校体育实施的建设建设,同时,体育教育应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创设学生主动学习的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一、当前中学体育教育存在的问题分析
    1. 投入少,场地、器械设施不能完全满足教学需要
    随着新教学大纲的全面实施和课程标准的全面推广,对中学体育教学的硬件要求有了较大幅度的需求,原有的体育教学设施和场地等已不能满足新形势下体育教学的要求。由于各地的经济发展水平以及对教育的投入水平的差异,各地对教学场地新建和整修、体育实施和器械的购买和维护有了明显的差异,不同学校之间、城乡学校之间发展不平衡。特别是农村地区的学校,学校体育经费、场地设施条件等方面的投入更少。
    2. 教师队伍不稳定,出现流失现象
    由于体育教育自身的薄弱,传统文化和应试教育的偏见和歧视,中学体育的教师总体上不受重视,由此造成教师队伍不稳定,近年来,市场经济不断发展,学校改革相对滞后,和公务员等职业相比,教师的工资水平普遍较低,这些情况客观上影响到体育教师从事体育教育事业的积极性,尤其是年轻的教师,不少人转而从事其他职业,个别地区如贫困地区的体育师资流失尤其严重。
    3.学生厌学现象严重,上课热情不高
    近年来,由于各种原因,学生整体缺乏体育锻炼的意识,对体育课热情不够,能参与锻炼的仅仅局限在按部就班的广播体操和眼保健操,甚至在体育课堂上也懒得运动,应付了事,有的还以各种理由请病假,不愿意参加体育运动,这是由于中学生的体育兴趣没有被培养起来。有的学生认为体育课就是自由活动,就是放羊了,随便玩了,完全脱离了老师的教学,组织性差,随意性强。
    二、改善中学体育教育的对策建议
    1.转变教育观念,注重素质教育。
    中学时期是一个人成长的关键时期,是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阶段。在这个时期,学生表现出旺盛的生命力,思维活跃,求知欲很强,喜欢体育运动。作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的学校体育,非常适合中学生活泼进取的特点。所以说,中学体育教育既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又是实施素质教育重要手段,具有其它学科不可替代的作用。
    因此,学校和教师要转变体育教学的落后观念,树立以素质教育为指导思想,以发展学生为目标,锻炼身体、强健体魄为宗旨,在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的同时,努力培养学生的坚强品质、勇敢的精神和崇高的集体荣誉感和团队意识,全面保证学生的身体健康、身心健康,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训练了学生的思维能力,适应能力,应变能力等等,只有这样的教学目标才能真正培养出一批服务社会的高素质合格人才,才能从根本上改善眼下的体育教学落后的面貌。
    2.加强教师队伍的建设,强化教师在职培训。
    搞好中学体育的师资力量建设,开展丰富多彩的体育教学活动。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自身的素质与素养。教师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是日常体育教学的主要执行者与组织者。应进一步深化体育专业的改革,加强体育专业的建设,根据教育方针、培养目标和素质教育的要求深入研究体育专业学生应具备的素质,培养出适合各级各类学校体育教育教学的师资。同时建立在职教师的继续教育与考核的制度。用现代教学理论、学校体育理论、体育课程教材所涉及的新内容及相关学科的新成果来武装体育教师。 
    教育部门加大中学体育教师的学历教育支持和培养力度。大力支持专科的基础设施建设,加大派出中青年教师进行培训的力度,提高学历层次,达到升本科院校的标准。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应根据体育师资现状,确定目标,各级教育学院要认真制定好培训规划,根据在职教师进修的师范性、成人性、在职性的特点,结合体育教师大多课时多、头绪多、任务重、县乡学校又很分散的状况,采取多种形式,分期培训,结合教研进行分类指导。培训内容一定要讲究针对性与实效性,主要是提高体育教师实施素质教育的自觉性,提高其思想认识、业务能力。
    加强体育教研活动。经常性地进行市区、县乡之间的体育优质课的观摩与评比,促进相互间的学习与交流,定期举办不同学校的体育专题研讨会和论文报告会,对体育教师进行基本功测评,聘请专家作学术报告与讲座,扩大中学体育教师的知识的广度和深度。
    3. 加大对体育教育的投入,注重学校体育实施的建设。
    教育部门各级相关部门应高度重视中学体育教学,把教育问题当成头等大事来抓。加大对中学体育教学经费和器材的投入,尤其是相对较为落后的农村地区学校,应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结合起来,增加对农村体育教学器材的经费投入,改善现有的教学条件,满足素质教育应该具备的各种教学设施配备,从良好的教学手段上提高教学质量。
    同时,大力提倡自制体育器材。各个中学,尤其县乡中学应根据本校实际与农村自然资源的条件,制造一些简易、安全、实用的体育器材,以满足体育活动及教学需要。教育主管部门应根据不同区域的情况制定器材配备标准及目录,建立评估体系,强制各校执行。
    4.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创设学生主动学习的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应加强主体性教育的理论学习,建立以多种素质培养为目标的教学体系,有效地实现以教学目标为出发点来选择和设计教学方法。教育者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主体性以启发和引导受教育者积极地、自主地和创造地学习,通过共同参与的教育活动来建构学生的主体性。通过运用“启发式”、“发现式”教学理论和方法,改变教学形式、变换教学手段、调整技术难度、竞赛等办法来创设学生主动学习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动机,有效地提高教学效果和质量,优化教学过程。同时,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学生生动活泼和主动地进行学习的前提之一,也是学生获得愉快的情感体验的重要因素。教师关心学生,以身作则,发扬教学民主,倾听学生意见;学生尊敬教师,自觉维护课堂教学秩序,在课堂讨论中畅所欲言;师生之间、同学之间洋溢着团结友爱、互帮互学、教学相长的良好气氛。

    点击次数:75  发布日期:2014/8/2 8:00:00  【打印此页】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