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2
  • 3
  • 4
  • 5
期刊浏览
中小学教育杂志封面

国际刊号:ISSN1001-2982

国内刊号:CN11-4299/G4

邮发代号:2-597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中国人民大学

联系我们

投稿邮箱:zxxjyzzbjd@163.com

网址:www.zxxjycn.com

联 系 人:文老师

热门推荐
  • 暂无内容...
  • 杨英:绘画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绘画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 陕西省定边县第六中学 杨英
    绘画,是一种艺术表现形式,是使学生身心得到全面发展,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高尚情操的重要手段。中学生乐于用画画来表现自己的感受和内心意愿,在创作中发挥潜能,建立自信,享受成功。由此可见,绘画中的创新能力是不可低估的,根据几年的美术教学工作经验,我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谈一谈如何在绘画教学中培养中学生的创新能力。
    一、体现学生的主体性
    我们设立美术创作教学的目的主要是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善于创新的创造意识和创造能力以及锻炼生活中发现美的观察力以便形成自己独特的审美意识对所描绘的事物创造性地加以表现。这就要求在创作教学中开发学生的创作思路使学生更好的树立创作意识教师应尊重学生的发现鼓励学生的创作思想。
    二、培养学生的艺术个性
    在创作教学中应该对学生的艺术个性特征给予足够的重视。是美术学习中最珍贵的部分在创作教学中应给于足够的重视。学生的艺术个性主要体现在学生个性上的差异这来源于学生学习过程中所表现出的兴趣、爱好、感情、习惯、能力、气质、素质等方面的不同。为了使学生形成敏感的洞察力和善于创造的个性教师在创作教学中要不断地启发、引导学生发现自己的特点并加以肯定开阔学生的视野、使其思维活跃、情感丰富。
    三、提高学生的审美情感
    艺术家在创作过程中书法自己的审美情感赋予美术作品灵魂实现自己的审美理想。学生在创作过程中要明确自己的审美情感确立作品的构思立意这样作品的构图、形式、色彩、表现技巧等诸多造型因素也就有了明确的要求规定。教师应认识到学生创作中的各种情感因素
    要予以关注并及时地肯定对学生创作中体现出的健康、美好的情感提出表扬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情感品质创作出真、善、美的作品来。
    四、注重作品的构思,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
    完成一幅作品,艺术构思是中心环节。在构思过程中,要帮助学生把在生活中搜集到的素材进行选择、加工、整理、提炼,力求构思完美。学生选择的题材大多都是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和发生在身边的好人好事,以及对祖国的歌颂和对未来理想的追求。如反映校园生活的题材,就要仔细品味教材中同龄人的作品,满怀热情地去表现自己的生活,从事感人的艺术创作。再如,处理欢庆香港回归的题材,就要启发他们从和平、幸福的角度来立意,用寓意、象征等艺术语言进行构思、构图,使学生掌握从题材到主题、从生活到艺术、从内容到形式这一创作规律,对自己所选择的题材反复推敲,不断探索。对于学生来说,这不仅是一个复杂而艰苦的创作过程,实际上也是思想认识不断深化、不断进步的思维过程。尽管他们的表现技巧还欠娴熟,但是通过这个过程,可以培养学生靠艰苦的艺术实践去表现生活的优良品质。
    五、引导学生认识到创作来源于生活
    绘画创作,首要的是选择题材。因为学生上创作课,最困难的是不知画什么,很容易使创作一般化、概念化。为此,首先要引导学生欣赏一些优秀的美术作品,并且强调说明生活是创作的源泉。因为,成功的美术作品,都反映了作者对现实生活的感受、理解和评价,是作者理想和愿望的表现。
    六、注重收集创作素材,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绘画创作素材需要在生活中积累,培养学生经常画生活速写的习惯是搞好创作的基础,不少创作题材都是在速写中萌生的。因此,鼓励学生去观察生活,在生活中搜集素材,多画速写,以捕捉生动感人的形象资料是十分必要的。
    综上所述在绘画创作教学中促进艺术个性的健全发展首要任务就是要努力提高学生的思想水准和文学修养在作品中把握主旋律体现出积极的思想教育意义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要求学生努力提高绘画技能与技巧才能更好的体现出创作作品深刻的内涵发挥个人的优势潜能以形成自己独特的创作语言。

    点击次数:64  发布日期:2014/6/9 8:00:00  【打印此页】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