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2
  • 3
  • 4
  • 5
期刊浏览
中小学教育杂志封面

国际刊号:ISSN1001-2982

国内刊号:CN11-4299/G4

邮发代号:2-597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中国人民大学

联系我们

投稿邮箱:zxxjyzzbjd@163.com

网址:www.zxxjycn.com

联 系 人:文老师

热门推荐
  • 暂无内容...
  • 张敏:数学教师的课堂语言魅力

    数学教师的课堂语言魅力
    ◎ 山东省烟台市芝罘区葡萄山小学 张敏
    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化发展和教学的高标准要求,课堂教学的语言愈来愈被广大教师所重视。上好一堂课,教师的语言至关重要。形象生动、逻辑严密的教学语言,能始终紧扣学生的心弦,吸引学生课堂注意力,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引发学生联想,丰富学生想象,对提高课堂效率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要锤炼自己的教学语言,努力提高语言艺术。
    一、提高语言的形象性
    教学语言既非书面语言,又非口头语言,要通俗明白,并富有启发性,要吸引学生的兴趣,避免枯燥无味。夸美纽斯就曾说:“一个能够动听的明晰教教学的老师,他的声音便该像油一样浸入学生的心里,把知识一道带进去。”教师应该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化,深奥的知识明朗化,用自己深厚的文化底蕴教给学生丰富的数学素养。首先要结合儿童心理特点,贴近儿童生活,多采用儿童语言,使课堂上听得懂,用形象化的语言去解释抽象的数学问题;其次要结合儿童的思维特点,多联系儿童生活中实例,由感性知识逐步上升为理性知识,使其知识学得会;三是要精心锤炼描述性的语言,把学生带入的意境之中,例如在长方形概念时,我们可以这样做:
    1、深入联系儿童生活实际,引导儿童列举出可以是大小不同的,也可以是颜色各异的长方形物体,并从中感知“长方形是由四条线段围成的图形,它有四条边,它的四个角都是直角”。从而在学生的脑海中建立长方形的表象。
    2、指导学生动手量长方形的两组对边长度是否相等。以及长方形的四个角的度数,并借助语言直观引导学生在分析比较中抽象出长方形是“对边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的四边形”这个概念的内涵,从而揭示长方形的本质属性。
    3、教师抓住长方形概念的本质属性,借助形象的语言表述激活学生的思维,并引导学生举一反三,举例说生活中有那些图形的长方形,为什么这样说?怎样画长方形?通过借助语言的形象性,帮助学生由浅入深地建立表象,揭示本质,触类旁通,使学生对概念留下难以抹去的记忆。
    二、讲求语言的正确性
    数学教师对概念、法则、术语的叙述要准确,不必让学生产生疑问和误解。语言的表达应以全方位思考为背景,经得起推敲。教师要练好语言表述的基本功,确保语言的正确性。
    1、讲求准确
    教师要对概念的实质和术语的含义必须有个透彻的理解。例如“整除”与“除尽”,“数位”与“位数”,“增加了”与“增加到”,如果混为一谈,就违背了同一律;再例如有的教师指导学生画图时说:“这两条直线画得不够平行”“这个直角没画成90度“等,这就违背了矛盾律;另外教师一定要对概念中的关键词反复推敲,引导学生在思维判断上准确无误。
    2、讲求严密
    严密的逻辑性是数学学科的重要特点,教师通过严密的语言表述和对学生的严格训练,可以培养并发展学生严密的思维。例如为什么商不变的性质中,必须要加入“0除外”,让学生体会到数学概念要做到滴水不漏。再例如“所有的偶数都是合数”对吗?让学生判断出“除2以外的偶数都是合数”
    3、讲求科学
    由于受知识范围的学限制,小学许多数学概念的建立与讨论往往局限在一定范围内,这就更要求教师语言表达与概念的判断要正确,又要科学。比如,不能把垂线说成“垂直向下的线”,不能把“最简分数”说成是“最简单的分数”等。还例如“最小的偶数是几”的讨论,以免使学生产生不必要的争论和思维定势,在非0的自然数中,最小的偶数的2,在小学阶段所学的数中,最小的偶数的0,并告诉学生,随着学习的深入,数的认识范围将不断地扩大,到了初中数学时,你还会有新的认识。从而既使教师的语言规范、科学,又可保护或调动学生求知求异的积极性。
    三、增强语言的风趣性
    幽默的一种较高的语言艺术境界,它富有情趣,意味深长。数学教师的语言幽默风趣其作用是多方面的。一是可以活跃课堂气氛,调节学生的情绪。学生心情舒畅地学习与惶恐畏惧地学习,其效果是大不相同的。教师要善于借助幽默的语言营造有利于师生情感融洽的课堂气氛。例如学生表达见解时,难免会心情紧张,出现语言结巴,词不达意的情形,教师为缓解学生的紧张心理,说“这位同学还有点保守,不愿把他的想法告诉我们”。一句话把全班同学逗乐了,同时也使发言的学生摆脱了窘境,顺利的说出了自己的想法。二是可以提高批评的效果,让违纪的学生心悦诚服。教师在课堂上遇到某些偶发事件,假如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和理智,动辄对学生大发雷霆,严加训斥,其弊端是众人皆知的,如果运用幽默的语言来处理,其结果和作用会大相径庭,甚至出人意料。三是可以开启学生的智慧,提高思维的含量。幽默的语言应该和深刻的见解,新鲜的知识结伴而行,学生在接受幽默语言的同时,会产生会心的微笑,获得成功的享受。
    四、重视语言的条理性
    语言是表达思维的工具,一个教师的语言表达极富条理性,那么这个教师的思维过程一定十分清晰严密,因此,培养语言表达的条理性,关键在于锤炼思维是逻辑性。以圆柱的体积公式为例:
    1、 言之有序
    先让学生回忆长方形体积计算公式推导时所做的堆方块实验,思考能否把方块垒成一个圆柱体?如果不能按此思路,那如何推导圆柱体的计算公式?学生置身于这样的联系紧密的问题情景中,很快就能产生悬念,激起更积极的思维。
    2、言之有据
    结合将圆柱切拼成长方体的演示,探索两个形体间底面积、高和体积的相互关系,从而推导出圆柱体的体积计算公式。学生不但掌握了圆柱体积的计算公式,而且还能说出公式的由来。在学生感到计算公式真实可言的同时,又发展了学生的空间观念。
    3、言之有理
    在学生不但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后,教师还可注意引导学生进一步分析,促进知识的转化。例如让学生展开想象:假如把圆柱平均分成32份、64份、128份……这样切拼后圆柱体的形状又会怎样?使学生认识到圆柱体均分的份数越多,切拼后越接近长方体。从而感知到曲与直的相互转化,在分析中加深“由曲变直,化圆为方”的理解,从而促进对概念的进一步深化。
    五、体态语言使用恰当
    为了帮助学生理解问题,加深印象,教师除了充分利用有声语言外,还要辅以体态语言。体态语言有以下几种:
    注视:俗话说,眼睛是心灵的窗口。用目光注视可以沟通学生的心灵,与学生建立视线要平视,不要仰视或俯视,教师的目光多是信赖的、鼓励的、赞扬的,但也有批评的、否定的,种种目光都使学生心领神会,从而受到教育和启发,起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功效。
    表情:教师和蔼微笑的表情,有利于学生在亲切愉快的气氛中学习;严肃深思的表情会启迪学生对问题的钻研和探讨;微笑点头表示肯定,摇头皱眉表示否定。教师的表情能把学生带到一定的意境中去。
    动作:课堂中若没有手势,就像运转机械一样冷漠死板。在课堂教学中手势使用得当可以增强语言力度。自然真实的态势语无须刻意追求。
    教学语言是一种创造性的运用艺术,是教师先进的教学思想,丰富的知识积淀,娴熟的教育技巧和高超的语言运用能力的完美结合。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语言进行千锤百炼、弃失扬得,反复融铸,以形成自己的风格。

    点击次数:68  发布日期:2014/6/9 8:00:00  【打印此页】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