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2
  • 3
  • 4
  • 5
期刊浏览
中小学教育杂志封面

国际刊号:ISSN1001-2982

国内刊号:CN11-4299/G4

邮发代号:2-597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中国人民大学

联系我们

投稿邮箱:zxxjyzzbjd@163.com

网址:www.zxxjycn.com

联 系 人:文老师

热门推荐
  • 暂无内容...
  • 蔡宗海 李国峰 李艳丽:在新课改背景下高中化学教师如何高效管理学生预习

    在新课改背景下高中化学教师如何高效管理学生预习
    ◎ 陕西省定边县职教中心 蔡宗海 李国峰 李艳丽
    一、问题的提出
    赛前热身,是为了调整状态,适应环境,有助于运动员发挥出正常水平,学习也是一样,课前的预习就是赛前热身。兵法上说:“知彼知己,百战不殆!”,只有课前通过预习了解了一节课的主要内容与自己的疑点,上课的过程中才能有的放矢。在新一轮的课改背景下,预习显得尤为重要,新课改的主流模式主要包括三部分内容:自主预习、合作探究、拓展训练。自主预习是合作探究的基础,合作探究是拓展延伸的基础,这就凸显出了自主预习的重要性。预习效果直接关系到课堂的效率,高效预习是高效课堂的前提。高中化学是记忆积累与逻辑推理紧密结合的学科,高效预习则显得更为重要,要使高中化学新课改的课堂高效,就必须要引导和培训学生进行高效预习。但是,很多学校在课改初期会存在相类似的现象──假预习,学生为了完成任务,通过学习资料在没有记住或理解的基础上直接抄袭,有的学生则直接抄袭其他同学的答案。要解决假预习问题,提高预习效率,就必须从预习管理入手。
    二、高效的高中化学预习管理应该包括三个方面
    首先,预习案设计要科学有效。
    预习案是学生预习的导游,科学有效的预习案是学生高效预习的前提。预习案编写是否科学有效,关键要看其目标定位、问题设置、完成要求引导是否和谐统一。
    预习案的目标定位应该放在《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中标注“知道”、“说出”、“识别”、“举例”、“列举”、“了解”范围内的教材内容。主要包括基本概念、常见物质的物理性质与应用、简单方程式的书写、基本理论内容的识记等。例如:课标对《有机化学基础》主题2 ──烃及其衍生物的性质与应用的要求之一 ──“能说出天然气、石油液化气、汽油的组成,认识它们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画线部分就是相关预习案中必须出现的内容。
    预习案的问题设计也很关键,所要考查的问题最好以问问题的形式出现,避免以填空题的形式出现。以填空的形式考查学生容易造成学生对号入座找到答案抄上了事,很可能出现还没有把某个概念完整地看一遍题却做完了的现象,效果较差。以问问题的方式出现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这些问题。同时还应该注意问题的维度,不光要问概念的内容还要用实例考查概念中的关键点,方程式不光要会写,还要用类似的错误方程式进行正误判断来考查学生对方程式书写的易错点是否清楚,常见物质的物理性质及应用要通过实例考查。下面是两位同事针对鲁科版化学必修2第三章第三节第一课时设计的两个不同的预习案:
    填空型
    1.乙醇的组成和结构 ,乙醇的分子式为 ,结构式为 ,结构简式为 重要原子团为 (这个原子团称为羟基,决定着乙醇的主要化学性质)。
    2.乙醇俗称 ,是 透明、具有特殊香味的 ,密度
    水,能与 以任意比例互溶。乙醇是一种有机溶剂,能溶解多种 ,如I2等,也能溶解 ,如汽油、苯等。
    3.化学性质
    ①与活泼金属钠反应,化学方程式为
    ②氧化反应
    a,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b,催化氧化的化学方程式
    4.用作 ,造酒原料, 和化工原料,医院里用75%的乙醇溶液 、 。
    问题型
    1.乙醇的物理性质是什么?乙醇在生产生活中有哪些重要应用?(口头展示)
    2.乙醇的化学式和结构简式是什么?它是平面型分子吗?(黑板展示)
    3.写出乙醇燃烧的方程式,并说明书写过程中应注意什么问题?(练习本展示)
    4.水、乙烷、乙醇三种分子的结构有什么异同点?(抢答)
    5.碘酒消毒是应用了乙醇的那两项物理性质?(抢答)
    比较这两种不同类型预习案,问题型预习案优势明显,通过教学实践也可以说明这一点。前者把预习案编成了复习总结,没有搞清楚预习案的范围,考察深度不够。
    成功有效的预习案不光要求内容符合课标要求,考查方法要科学合理,还要有具体可行的操作要求,必须针对不同形式的内容提出科学合理的预习要求,例如:常见或重要规律、定律及概念性的内容要做到流利背诵,常见物质性质的应用内容要达到能举例说明的要求,物质的结构、表示方法及方程式书写等内容要达到能顺利书写的要求,常见物质的分类要达到能用简单实例进行判断的要求。
    成功有效的预习案是学生高效预习的基础,也是教师进行预习高效管理的前提。但是,高效运用预习案更重要,古人云“打江山难,守江山更难”!所以,高效使用预习案是高中化学高效预习管理必须做的第二件事。
    预习案所涉及的内容都是某节课最基础最简单的内容,每个问题都有具体的展示方法与要求,有了高效的预习案,衡量预习案是否得到高效使用的标准就是全班几乎所有的学生能否按照预习案要求实实在在地完成预习任务。这就要求教师严格检查,首先检查学生的课本上放热预习痕迹和预习案完成情况,再依据预习案的要求高效合理地抽查。抽查过程中必须要求学生脱稿,用自己的语言或其他方式真实表达自己的想法或观点。对出现的问题或错误要及时给予纠正,对表现好的组或个人按照评价细则要求给予好的评价,对学生提出的质疑无论对错(起哄的除外)都要按照评价细则给予及时的正面评价和积极有效的鼓励。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应该有不同的预习要求,学困生能完成预习案的全部内容就达标,成绩中等的学生在预习案的基础上还要对探究案所涉及的问题进行预习,要求其找出疑惑点,拔尖的学生应要求其对拓展训练案也要进行预习,当然,教师对其检查的要求也要相应提高。
    学生总是存在个体的差异,要真正做到高效预习,还需要通过教师的培训和小组及班级管理的配合,这是高中化学高效预习管理必须要做的第三件事:教师必须加强对学生的预习培训和小组长及学科代表的管理培训。
    教师在接手所带班级化学课初期要先对学生进行手把手的预习培训,磨刀不误砍柴工,就用上两三节课的时间教学生正确的预习方法,现场示范,现场检查,如:阅读教材过程中带着导学案自主预习中的问题进行预习,用黑笔勾画出本节的重难点、用红笔勾画出自己的疑惑,要求默写的,要在上课前熟记并在导学案上默写,小组长要在上课前检查各组员的自主预习完成情况并批改等。小组组长及学科代表要作为重点培训对象,后期教学过程中的预习管理的日常工作要依靠小组长和学科代表的配合管理,小组内部的密切配合及小组成员间的相互监督与帮助都离不开小组长的协调与管理。在预习评价过程中要及时询问并参考小组长和学科代表课前检查与考核的结果,同时对小组长和学科代表要有学生能认同的奖惩考核细则。
    只有更好,没有最好!上述预习管理方法是在课改实践中的经验之谈,仅代表个人观点,望广大同行提出宝贵建议。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试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10.
    [2]余沿兴.高中化学教学中学生如何做好课前预习[J].教师,2010,(5):104一、问题的提出
    赛前热身,是为了调整状态,适应环境,有助于运动员发挥出正常水平,学习也是一样,课前的预习就是赛前热身。兵法上说:“知彼知己,百战不殆!”,只有课前通过预习了解了一节课的主要内容与自己的疑点,上课的过程中才能有的放矢。在新一轮的课改背景下,预习显得尤为重要,新课改的主流模式主要包括三部分内容:自主预习、合作探究、拓展训练。自主预习是合作探究的基础,合作探究是拓展延伸的基础,这就凸显出了自主预习的重要性。预习效果直接关系到课堂的效率,高效预习是高效课堂的前提。高中化学是记忆积累与逻辑推理紧密结合的学科,高效预习则显得更为重要,要使高中化学新课改的课堂高效,就必须要引导和培训学生进行高效预习。但是,很多学校在课改初期会存在相类似的现象──假预习,学生为了完成任务,通过学习资料在没有记住或理解的基础上直接抄袭,有的学生则直接抄袭其他同学的答案。要解决假预习问题,提高预习效率,就必须从预习管理入手。
    二、高效的高中化学预习管理应该包括三个方面
    首先,预习案设计要科学有效。
    预习案是学生预习的导游,科学有效的预习案是学生高效预习的前提。预习案编写是否科学有效,关键要看其目标定位、问题设置、完成要求引导是否和谐统一。
    预习案的目标定位应该放在《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中标注“知道”、“说出”、“识别”、“举例”、“列举”、“了解”范围内的教材内容。主要包括基本概念、常见物质的物理性质与应用、简单方程式的书写、基本理论内容的识记等。例如:课标对《有机化学基础》主题2 ──烃及其衍生物的性质与应用的要求之一 ──“能说出天然气、石油液化气、汽油的组成,认识它们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画线部分就是相关预习案中必须出现的内容。
    预习案的问题设计也很关键,所要考查的问题最好以问问题的形式出现,避免以填空题的形式出现。以填空的形式考查学生容易造成学生对号入座找到答案抄上了事,很可能出现还没有把某个概念完整地看一遍题却做完了的现象,效果较差。以问问题的方式出现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这些问题。同时还应该注意问题的维度,不光要问概念的内容还要用实例考查概念中的关键点,方程式不光要会写,还要用类似的错误方程式进行正误判断来考查学生对方程式书写的易错点是否清楚,常见物质的物理性质及应用要通过实例考查。下面是两位同事针对鲁科版化学必修2第三章第三节第一课时设计的两个不同的预习案:
    填空型
    1.乙醇的组成和结构 ,乙醇的分子式为 ,结构式为 ,结构简式为 重要原子团为 (这个原子团称为羟基,决定着乙醇的主要化学性质)。
    2.乙醇俗称 ,是 透明、具有特殊香味的 ,密度
    水,能与 以任意比例互溶。乙醇是一种有机溶剂,能溶解多种 ,如I2等,也能溶解 ,如汽油、苯等。
    3.化学性质
    ①与活泼金属钠反应,化学方程式为
    ②氧化反应
    a,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b,催化氧化的化学方程式
    4.用作 ,造酒原料, 和化工原料,医院里用75%的乙醇溶液 、 。
    问题型
    1.乙醇的物理性质是什么?乙醇在生产生活中有哪些重要应用?(口头展示)
    2.乙醇的化学式和结构简式是什么?它是平面型分子吗?(黑板展示)
    3.写出乙醇燃烧的方程式,并说明书写过程中应注意什么问题?(练习本展示)
    4.水、乙烷、乙醇三种分子的结构有什么异同点?(抢答)
    5.碘酒消毒是应用了乙醇的那两项物理性质?(抢答)
    比较这两种不同类型预习案,问题型预习案优势明显,通过教学实践也可以说明这一点。前者把预习案编成了复习总结,没有搞清楚预习案的范围,考察深度不够。
    成功有效的预习案不光要求内容符合课标要求,考查方法要科学合理,还要有具体可行的操作要求,必须针对不同形式的内容提出科学合理的预习要求,例如:常见或重要规律、定律及概念性的内容要做到流利背诵,常见物质性质的应用内容要达到能举例说明的要求,物质的结构、表示方法及方程式书写等内容要达到能顺利书写的要求,常见物质的分类要达到能用简单实例进行判断的要求。
    成功有效的预习案是学生高效预习的基础,也是教师进行预习高效管理的前提。但是,高效运用预习案更重要,古人云“打江山难,守江山更难”!所以,高效使用预习案是高中化学高效预习管理必须做的第二件事。
    预习案所涉及的内容都是某节课最基础最简单的内容,每个问题都有具体的展示方法与要求,有了高效的预习案,衡量预习案是否得到高效使用的标准就是全班几乎所有的学生能否按照预习案要求实实在在地完成预习任务。这就要求教师严格检查,首先检查学生的课本上放热预习痕迹和预习案完成情况,再依据预习案的要求高效合理地抽查。抽查过程中必须要求学生脱稿,用自己的语言或其他方式真实表达自己的想法或观点。对出现的问题或错误要及时给予纠正,对表现好的组或个人按照评价细则要求给予好的评价,对学生提出的质疑无论对错(起哄的除外)都要按照评价细则给予及时的正面评价和积极有效的鼓励。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应该有不同的预习要求,学困生能完成预习案的全部内容就达标,成绩中等的学生在预习案的基础上还要对探究案所涉及的问题进行预习,要求其找出疑惑点,拔尖的学生应要求其对拓展训练案也要进行预习,当然,教师对其检查的要求也要相应提高。
    学生总是存在个体的差异,要真正做到高效预习,还需要通过教师的培训和小组及班级管理的配合,这是高中化学高效预习管理必须要做的第三件事:教师必须加强对学生的预习培训和小组长及学科代表的管理培训。
    教师在接手所带班级化学课初期要先对学生进行手把手的预习培训,磨刀不误砍柴工,就用上两三节课的时间教学生正确的预习方法,现场示范,现场检查,如:阅读教材过程中带着导学案自主预习中的问题进行预习,用黑笔勾画出本节的重难点、用红笔勾画出自己的疑惑,要求默写的,要在上课前熟记并在导学案上默写,小组长要在上课前检查各组员的自主预习完成情况并批改等。小组组长及学科代表要作为重点培训对象,后期教学过程中的预习管理的日常工作要依靠小组长和学科代表的配合管理,小组内部的密切配合及小组成员间的相互监督与帮助都离不开小组长的协调与管理。在预习评价过程中要及时询问并参考小组长和学科代表课前检查与考核的结果,同时对小组长和学科代表要有学生能认同的奖惩考核细则。
    只有更好,没有最好!上述预习管理方法是在课改实践中的经验之谈,仅代表个人观点,望广大同行提出宝贵建议。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试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10.
    [2]余沿兴.高中化学教学中学生如何做好课前预习[J].教师,2010,(5):104

    点击次数:74  发布日期:2014/6/9 8:00:00  【打印此页】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