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2
  • 3
  • 4
  • 5
期刊浏览
中小学教育杂志封面

国际刊号:ISSN1001-2982

国内刊号:CN11-4299/G4

邮发代号:2-597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中国人民大学

联系我们

投稿邮箱:zxxjyzzbjd@163.com

网址:www.zxxjycn.com

联 系 人:文老师

热门推荐
  • 暂无内容...
  • 程敏:教育教学的资源共享

    教育教学的资源共享
    -----人人参与、人人使用
    ◎ 山东省乐陵市阜盛小学 程敏
    2010年,“教育教学资源开放共享”技术沙龙中提到,随着数字化校园建设的不断深入,我国各个学校都积累了很多优质的教育教学资源,成为教学水平不断提高的基础,但是,资源对社会开放共享的程度不够深入。近日,教育部在所公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公开征求意见稿)》中提出,要加强网络教学资源库建设,建立开放灵活的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促进优质教育资源普及共享。于是,如何共享及充分利用优质教育资源备受各方关注。
      在教育资源共享方面国外已有先例可循,如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耶鲁大学等国际知名高校都将学校的教育教学资源向全球开放。
    每年教育局、学校都要举行优质课、精品课、优质课件……等活动,这些活动是一流教师队伍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材、教学管理等特点的示范性活动。这些宝贵的资料却白白浪费了。而老师在平时上课时真正能利用的、搜集的资料却很少。因为准备一节课需要很多资料、大量时间,有时为准备一节课头昏脑胀、腰酸背痛。而需要的资料在网上很难找到,要不就是需要花钱才能看的资料。所以,为了省时省力,老师也会偷懒,一节课准备下来不充分。由此可见,不是每节课都是按讲优质课的标准去做,甚至连一半的效果都达不到。每次在备课、特别是制课件的时候总发愁。由此我想到了一个办法:资源共享。同科同年级的老师把课程分开,分别动手。包括课程的整体设计、目标、与学科整合的建议、各个阶段的活动安排与活动步骤、支持工具、制课件,备课…等。然后在集体备课的时候一起讨论、研究。这样大大节省了时间,提高了效率。每年级每科的老师把这种资源保存起来,为下一年级做准备。当然你也可以根据自己的想法去修改。这样你手头的资料就丰富多了。课准备起来也得心应手。久而久之,这种资源会越来越丰富。只是我们学校的资源太少了。每年教育局都要举行优质课评选活动,每节课都是老师精心准备的。如果把这种资源利用起来,刻成光盘、课本……等形式,可作为中小学一线教师的参考资料。
    一、实施背景
    您是否为不会做课件而苦恼?您是否为找不到合适的教学资源而烦恼?您手中有课件、试卷等教学资源吗?您是否愿意拿出来共享?别人手中有课件、试卷等教学资源,您需要吗?我们组织一个“大家庭”,您传一个,他找一份,我奉献一些,您愿意参加吗?网上找,自己改,学会做。我们分学段,分学科,有组织有计划地去共建资源家园,于己便利,于人方便,不是很好吗?
    二、实施目的
    汇群众力量 展教师风采 集教学资源 创和谐校园
    三、实施策略
    “共建共享、人人参与、人人使用”这一核心,正确认识和处理好教育信息化推进工作和提高教学质量之间的关系,用心思考如何把有效地使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立足点和着眼点放在提高教学质量上,遵循教学的基本规律和学习认知的规律,积极稳妥地推进这一工作的顺利开展。同时,要利用VCM教育系统,促进资源的均衡配置,充分发挥其优势,组织名特优教师参与建设,积累更多的优质资源。
    共建共享的教学资源包括多媒体课件、专题学习网站、多媒体素材、教学设计、电子试卷、教学课例、教学故事、教育叙事、教学随笔、应用论文、学生电脑作品等。以新课程理念为引导,依据新课程标准,紧密结合学校教学改革实际,充分调动教师积极参与资源开发,注重将现有教学资源进行挖掘提炼和重新组合,从思想性、科学性、实用性、开放性、兼容性、可持续性等方面着手,努力提高校本教学资源质量。
    教师进行合作的形式有:(1)同行之间合作。包括各学科教师之间的合作,如互相听课、研讨区域性文化课程资源的开发等。(2)师生合作。因为区域性文化是和一个人的生活体验息息相关,教师可以和学生通过课内互动和课外综合活动去交流分享。(3)与教研人员、专家的合作。如课程开发和利用、课题研究等。
      积极发动师生,结合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构建、集体备课、教师研修等活动,充分利用教学资源服务平台,免费共享使用优质教学资源,着力开展信息技术环境下的课堂教学实践,努力提升课堂教学效益。
    ● 通过网格计算技术,实现对全国各地的优质基础教育资源的集成和共享,提供开放的远程协同教学的基础支撑,为中小学的学生、家长、老师提供高质量的网格服务。
      ● 通过搭建信息交流平台,实现信息在联盟成员之间方便、快捷的互动交流和共享,促进联盟成员有效地开展合作,突出联盟的整体优势,实现规模化应用。
    ● 组织、编辑、出版本联盟共建共享成果。
    ● 建立互选课程准入制度,不断提高课程质量。各学校所开课程应是优质课程、特色课程或能满足其他学校学生需要的课程,鼓励优先将本校国家级、省级、校级精品课程列入开课范围。
      ● 学校领导统计掌握教师应用资源数据。
      ● 参加网络在线教研。
    四、意义
      ● 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培养本校名师。
      ● 提高学校的教学成绩。
      ● 宣传校长、教师的先进经验和教学成果,获得事业成就感、荣誉感。
      ● 扩大对外学习机会,增进交流,结识专家、同行,分享成功经验。
      ● 引进优质新鲜的教育教学资源。
    ● 参与国家重点课题研究,提高学校、教师的科研水平。
    ● 教师对“道德课堂”、“高效课堂”、“生态课堂”、“课题研究”有了更深一步的认识,对实际教学操作有很强的指导作用,提升了教师的教学理念,有效地规范了学校的课堂教学,提高了课堂的针对性和时效性,对于营造学校日益浓厚的教科研氛围大有裨益。
    综上所述,我们必须认清教育发展的重要性,以及资源共享在社会发展促进教学发展中的作用。坚持分享已有资源,利用已有资源,共建共享新资源。只有分享资源,让更多的人掌握资源,创新的可能性才会更的,层次才会更高,形式才会更多,进而赢得教育的发展。

     

    点击次数:59  发布日期:2014/5/8 8:00:00  【打印此页】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