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2
  • 3
  • 4
  • 5
期刊浏览
中小学教育杂志封面

国际刊号:ISSN1001-2982

国内刊号:CN11-4299/G4

邮发代号:2-597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中国人民大学

联系我们

投稿邮箱:zxxjyzzbjd@163.com

网址:www.zxxjycn.com

联 系 人:文老师

热门推荐
  • 暂无内容...
  • 王晓红:课程改革下的化学实验教学

    课程改革下的化学实验教学
    ◎ 河北唐山外国语学校 王晓红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其产生、形成都是以化学实验为基础而不断发展起来的。实验在化学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更是其它任何方法都不可替代的。高中化学课程改革倡导通过以化学实验为主的多种活动,使学生体验科学研究的课程,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强化科学探究意识,促进学习方式的转变,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化学实验教学改革已经开始,且正在实践之中,每一名中学化学教师都有责任和义务把实验教学落到实处。下面我就如何开展化学实验教学,以及如何建立新课标实验教学评价体系,发表一下自己的想法。
    1、不排除验证性实验,多提倡探究性实验,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我想说的是化学科学的每一项重大突破,都是经过化学实验而取得的,而且化学实验过程本身就是一个创造性探究的过程。中学化学实验,虽然绝大多数是对物质及其变化的再认识,但从本质上看,这一过程与化学家进行的科学研究中的化学实验是一致的。所以我们不能单方面重视学生对“现成”实验的操作技能,而应重视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讲实验技能的训练,置于实验探究活动之中,使二者有机结合起来,争取使每一个实验都或多或少地存在一些师生的探究活动。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教师可以多让学生设计关于实验的改进的问题(如氢气还原氧化铜、探究最轻的气体——氢气的性质、钠燃烧、次氯酸的褪色、蔗糖的水解等试验的改进),并通过思考和试验检验自己的设计。
    (2)可以补充小实验。如通过“金属铜、铁在氯气中的燃烧”实验,学生看到它们的现象几乎相同,总结出氧化铜、氧化铁的颜色、状态相似。老师继续提问:怎样鉴别两种产物呢?(加水)让学生自己思考,然后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实验验证。
    (3)可适当改变教学程序。教师教学中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调整知识教学和实验教学的先后顺序,优化课堂结构。我们习惯先讲授后做化学实验,但恰恰抹杀了实验研究精神。为了提高教学效果,可以对某些实验进行调整,即学生先做实验,得到相关信息,在经过老师的引导,把知识系统化。
    2、对失败的实验要充分利用,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
    例如介绍氨气的性质时,做的喷泉实验没有成功,但由于时间有限,不能再做一次,这时教师可以留给学生一个问题课下思考:“喷泉实验为什么经常会失败?如何改进?”可通过讨论、查资料、做实验来完成,下节课由学生汇报讨论结果,教师总结。从效果看,这样的教学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了对喷泉实验原理的理解,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符合新课改的要求,对学生发展有一定的帮助。
    3、对实验中的意外或反常要加以重视,引导学生对实验结果有正确的认识。
    很多科学家的重大发明都是源于意外的实验现象中。实验中的意外可能在我们的教学中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而且它还可以成为学生化学知识发展的新的生长点。如在做银镜实验时,一些学生由于在配置银氨溶液时不注意,导致自己做不出银镜,或是镜面不完整光亮。针对这一现象,组织学生讨论,让学生分析得出原因;在做酸碱中和滴定实验时,酚酞遇碱变色不正常,可以让学生查阅相关资料,增加求知欲和新知识。让学生明白意外的实验想象所蕴含着科学的理论。
    4、让化学实验更贴近生活,走出课堂做实验,增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高考趋势表明,学生不应再只学课本知识,而必须具备根据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所以平时的化学教育,特别是化学实验都应尽量贴近社会,贴近生活,从学生熟悉的生活场景和已有的实际经验中提炼学习素材,从现实生活中寻找学习的主题。学生应学会并习惯从化学的视角关注社会、审视自然,把学到的知识尽可能地运用到生活中,分析和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以环境污染问题为例,在教学中既要向学生介绍造成污染的原因和污染的危害,也要介绍解决这些问题所采取的措施,尤其要介绍科学发展的新成果、新技术以及如何解决污染的问题。通过组织学生从反应原理的选择、反应装置的设计、尾气的吸收、废液废渣废气的处理等方面参与实验,参加环保的活动,使学生亲身体验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或者让学生实验测定雨水的PH值,了解身边的环境污染问题,加强化学与实际生活得联系。这样可使学生亲身感受到化学实验的实用价值,激发学生的创造动机。还有“用生活中的材料制作简易电池”等实验都拉进了知识和生活得距离。
    5、需要对实验教学进行全面科学的评价,达到师生共赢。
    现在对化学实验教学中学生一直是被评价的。主要通过书面测试和实验考查对学生的知识与技能进行评价(考查),这很难与化学新课程的实验教学相适应,因此,对化学实验教学需要全面科学的评价体系。不仅对实验的成败、结果,更要对实验过程、实验是否有效地促进学生全面的发展做科学的分析,以培养学生自我认识和自我教育、自我发展的能力。另外还可以让学生自我评价,使评价成为学生自我教育、自我发展的动力。自我评价是否恰当更能准确地反映学生实验的真实水平,才能体现化学实验教学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目标。
    总之,通过对课程改革的学习,我们要重新认识化学实验的教育教学功能:实验既是学生学习化学的内容,也是学生学习化学的方法。化学实验能培养和锻炼学生细微敏锐的观察能力,主动大胆的探索实践能力,逻辑辩证思维能力以及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从而提高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化学实验能帮助学生继承前人积累的最基本的经验,形成自己的体验,这些都构成了人在自然界和社会生存与发展必不可少的基本素质。因此,要想把实验教学确实落到实处,关键是教师在平时教学中要关注实验,真正认识到实验的教学功能,充分创造让实验代替老师“指导”的机会。正如我国著名的化学教育家戴安邦教授说:“在化学教育中强调化学实验,无论如何都不会过分;化学实验室是学生学习化学最有效和收获丰富的场所”。
     

    点击次数:170  发布日期:2014/5/8 8:00:00  【打印此页】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