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信:浅谈农村初中作文教学存在的问题与改进
浅谈农村初中作文教学存在的问题与改进
◎ 贵州省普安县罐子窑镇兴中中学 谢 信
大多数农村学生自认为生活窄、见识少、读的少,深感无内容可写或者有货倒不出,从而怕作文。勉强写出来的作文,选材窄、内容浅、立意旧。这跟教师指导不力、评改成效不高有很大的关系。
一、普遍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分析
问题一:学生害怕作文。
成因分析:教师按照模式进行指导,很少考虑“人”的因素。
1、作文指导、评价注重形式与结构,轻视内心的感悟体验。
纵观当前农村初中语文作文教学,大多从形式入手,评价一篇作文的好坏,老师的标准往往很明确:语句通顺,条理清楚,中心突出。于是,教师细致地讲解开头结尾、段落结构、场面细节等,从而忽视了学生的积蓄和表现欲。对于一篇作文的基本结构老师们不断向学生强调:作文的结构一般为“总—分—总”,即开头一段要紧扣题意点题,明确文章的写作中心;接着分一个方面或两个方面,一件事或两件事突出中心,写具体;结尾再扣题意,与开头呼应,强调中心。似乎每篇文章只要都按照这个模式来写,条理清楚了,中心突出了,那就是好文章。至于文章里面有多少真情实感,生活情趣,那是次要的。传统的作文教学较多地研究教师的教法改革,而忽视了学生作文能力形成、语言发展规律和心理特点,舍弃了学生的真实感受。学生作文无话可写、无情可抒,很难激发作文兴趣。
2、作文讲评的形式单一。
目前农村教师的作文课讲评方式存在一定的问题:一般是老师一讲到底,或让学生读一读文章或较好的作文,稍加讲评即完事;大部分学生失望于教师没有评议作文,也不教给他们评议的方法。改教师一手操办作文评,教师改得多,学生看得少。教师结论性的语言多、鼓励性语言多、而指导性语言少,有时反馈也不及时;学生自改作文的能力弱,甚至大部分学生原本就没有培养形成良好的自改作文的习惯。
问题二:作文内容空洞,语言贫乏,千篇一律。
成因分析:教师的作文教学是封闭型的。
“师授作文”的模式,在农村初中作文教学活动中根深蒂固,基本上按“教师命题—教师指导—学生奉命作文—教师批改—教师评讲”的程序进行,教师包揽,忽视了作文教学中的学法指导,既不具体指导学生观察生活,又不向学生提出积累材料的要求,也不帮助学生解决作文的内容问题。结果学生对作文失去了兴趣,写出来的作文大堆空话、套话和假话,千篇一律。这种模式化作文教学忽视了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为作文而作文,为考试而作文,阻碍了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因此,有必要针对农村初中语文作文教学存在的问题作相应的反思与改进。
二、改进方向
在写作教学中,教师应结合农村实际情况,注重培养观察、思考、表现、评价的能力,要求学生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激发他们展开想象和幻想,鼓励学生写想象中的事物,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
1.明确目的,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
通常在进行写作教学时,不管是老师命题、学生写,还是学生写、老师改,学生常常处于被动地位。要改变这种教学现状,解决写作教学高耗低效的问题,还得从学生的兴趣入手,创设情境,激发动机。通过创设一定的活动情境,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进入一种写作的情绪氛围,由此激发他们的写作动机,使他们产生一种倾吐和写作的欲望,从而将写作由“任务型”转变为“自主型”,真正让写作成为学生个性化行为。
2.拓宽习作范围,开放作文课堂
教师不给学生定框框,学生可以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用他认为合适的体裁抒发自己的情感。要实现这个愿望,开放课堂是最好的办法。关注生活,家庭、学校、社会、父母、师生、朋友,个人的成长历程,这些都是我们的写作素材。特别要强调的是要培养学生观察、思考、练笔的习惯,引导学生写熟悉的人、事、景、物,养成写观察日记、读书笔记的习惯。
(1)作文要与生活实际紧密结合
作文的题材来源于生活,取之于生活,学生作文的思想、观点、感情及一切材料都来自现实生活。学生习作,一是为了满足发泄自我情感的需要,自己主动要写,“言为心声”。二是为满足生活、学习的直接需要而写。凡是把写作当作创造性劳动的,就会从写作中获得乐趣。学生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倾注在自己的文章里,写作成了自己的主动需要。让农村学生真正感受到作文来源于生活,切身体会到丰富的作文题材就在自己的身边。
(2)作文要与自然相结合
教师充分利用农村自然环境的优势,让学生走出课堂,走进广阔的天地;学生会产生一种赏心悦目,心旷神怡的感觉,不但能得到美的享受,而且能激起作文的欲望。
3.重视个性化的表达,培养学生写作的创新能力
对作文形式的重视也是个性化表达的要义。从作文训练的导入、题目的设计等方面燃起学生的写作欲望,以最快的速度给学生以信息反馈,给学生的作文以最大的理解与肯定,同时诚恳地指出其中的不足,还会让更多的学生获得作文的成就感。渐渐地,学生感觉到:作文,原来是出于倾诉的需要,一次作文,就是一次心灵之旅。让学生在社会生活中体验、感悟,发现生活的意义和价值,充分发展自己的潜能和创造性。
4、指导学生修改作文
在作文教学中,让学生学会自己动手修改作文,这才能把作文写得更好。可从每次学生作文中选出一两篇有普遍性问题的作文,通过课堂展示出来,结合单元作文训练的要求,边讲解边修改,教给学生修改作文的步骤、方法以及符号,使学生掌握自己修改习作,从修改的实践中提高作文的写作水平。还可以引导学生相互评价、修改作文。通过互动有助于学生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共同进步。
农村初中语文作文教学要摆脱目前的困境,取得更大的进步,语文教师应从学生实际情况和写作需要出发,高度重视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创造性地开展各类写作教学活动,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写作能力,最终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